第三方兴起的背后
在电子商务领域,第三方信用认证体系可谓正当红。第三方支付、第三方认证、第三方咨询……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部分,蓬勃商机也孕育其中。第三方自然也就成了本届电子商务大会各方讨论的焦点。
首当其冲的是第三方支付。由于它独立于交易双方和银行,且能对交易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并对交易中的受损一方提供等额的赔偿,因而可以保证交易安全。据统计,我国的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01年出现以来,截至2005年相关企业已有2000多家,每年我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的网上交易总额以年均106.95%的速度增长,预计2007年将达到215亿元。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迅猛,是否会成为匆匆过客呢?在本届电子商务大会上,各位代表都对它的未来表示忧虑。首都信息发展公司董事长陈信祥表示:“支付行业的恶性竞争已经严重影响其发展。”据了解,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靠收取支付手续费维持生计,本身的赢利空间取决于用户数量和流量。为了获得用户和流量,价格战、互相攻击等行为层出不穷,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甚至一直在赔本赚吆喝。这种无序竞争的情况使得第三方支付表面上如火如荼,实际上并不精彩。
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近来坏消息不断。他们一直依赖的银行慢慢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网银业务的重要性,逐渐开始基于网银发展针对用户的在线业务。中国银联也在7月底和当当网合作推出基于智能刷卡电话的“网上购物、刷卡支付”的新型电子商务支付服务,冲击了原有的电子支付产业链。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批准进入的15家外资银行将被准许在中国开设网上银行业务。更为致命的是,一直在筹划中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也可能于今年第三季度出台,对支付领域进行整顿。这些都将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可能重新洗牌。
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银联的支付平台之间重叠比例越来越高,同质化竞争严重。对此,陈信祥表示,创新才是根本。
除了电子支付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也可以让第三方在电子商务中大有可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后,电子签名和传统的手写签名、盖章具有了同样的法律效力,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也被推上前台。
“以网上招投标为例,企业参与网上招投标,如何确定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和修改?如何保证网上投标平台的信息安全?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第三方电子认证来解决。”谈起第三方电子认证的前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曹小青满脸兴奋,“解决招投标业务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信息的私密性、解决交易的抗抵赖性、提供准确完整的时间服务,这些都是第三方电子认证可以做的。”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16条“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还是央行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银行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方式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和交易授权的,提倡由合法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等条款,都使第三方电子认证机构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但是由于许多地方商业银行和电子支付机构违规建立电子认证中心,使得第三方电子认证呈泛滥之势,也使其公信力受到威胁。“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怎么行呢?”曹小青打比方说。
另一方面,第三方电子认证还面临着无法互通的困境。银联的产生使得银行卡实现跨行通用,从而带动了银行卡的发展。同样地,第三方电子认证也希望能够实现“一证通”,从而保证网上银行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据曹小青介绍,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承担了一个安全支付平台的建设,利用这个平台,金融认证中心可以与25家银行连接,为25家提供统一的认证。
事实上,类似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正是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通过这样的平台,统一联接各种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实现电子商务综合接入、应用和管理,那么能够使企业以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参与电子商务。
对此,陈信详特别提到了中小企业的市场。据陈信祥介绍,中小企业市场占我国GDP的55%,上缴了46.2%的税收,创造了75%以上的创新成果。“然而并不是每个中小企业都有资金和精力去自己建立网站或信息平台,因而我们关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第三方的服务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陈信详强调:“众多的ASP服务都是依托厂商的,如果大家共同构建一个ASP的数据平台,提供给众多的中小企业,那么就能让它们获得全面的电子商务服务。”
除了第三方支付和第三方认证,电子商务咨询、电子商务行业调查等其它第三方服务也已蓬勃兴起。而面对迅猛发展之势,曹小青冷静地表示:“第三方必须专业化。”他解释道,技术上使用不当,安全规则设置不当都可能让电子商务网站损失惨重。“没有哪个电子商务网站会让不专业的人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只有专业化的服务才能生存。”“更为关键的是,第三方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曹小青强调,“这也是第三方服务让人信服的根本之一。” (T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