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除:企业主+准CIO
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基本上已经设置了CIO或者相当于CIO的职位,CIO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作用已经部分地得到体现。无论从其自身职业素养还是企业所赋予的权利,都已经能够担当推动企业信息化的重任。但"一把手"的作用仍不容忽视,因此大企业的信息化机制实际上是"CIO+一把手"。
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情形几乎完全不同。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小企业中,由于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CEO也就是企业主,往往成为信息化的主要推动者。企业主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也高;反之,企业主对信息化认识肤浅,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往往不高。而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企业主往往学历不高,很多人只有中学甚至小学学历,连读报纸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因此,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除了企业主本人对信息化有热情、敢投入外,还需要一个比较懂行的准CIO作为其"技术参谋",具体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机制实质上是"企业主+准CIO"。
由于多数企业主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限,再加上缺乏懂行的信息技术人员,因而极容易走向两个错误的认识极端。不少企业主刚开始由于对信息化不了解,往往极端地认为信息化什么都不能做;但听几次报告或者看到竞争对手由于实施了信息化而实现企业经营突飞猛进时,又走向了另一个认识极端,认为信息化什么都能做,从而忽视了信息化的困难。在实践中一旦遇到挫折,又垂头丧气。由此看来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才是破解中小企业信息化"魔咒"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加强对信息化的认识,从信息化角度分析企业的战略决策,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从决策层面到实施层面的统一,从决策上减少信息化的阻力,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企业核心业务发展、提高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帮助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管理提升的得力助手。尤其要分清战略与方法两个层面,将人为强加在信息化身上的任务层层剥离,并从诊断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形成涵盖企业管理、产品发展方向、生产方式、营销战略调整、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其次,中小企业应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培养信息化人才,增强CIO(准CIO)的决策能力和全局把控能力,以使CIO(准CIO)能够深度认同CEO(企业主)的决策,保证信息化实施与企业战略决策之间的统一。使CIO像COO、CFO等一样成为CEO的左膀右臂。
再次,中小企业应教育员工正确认识信息化,并逐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从而培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信息化,由自上而下的推动信息化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要求信息化,从而使信息化深入人心。(T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