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视频节目的播放特点还引出了另一种服务――“聚集服务”。因为用户不会用手机去看一部长达30分钟的节目,四、五分钟足够,这就需要对节目进行聚集处理,譬如把半小时一集的肥皂剧、卡通剧聚集成5分 钟的小片。“如今美国和欧洲的片商在拍摄电影和电视剧时就已经同步考虑到手机播放的聚集功能。”XLENT董事总经理Rikard Steiber说。
利好与烦恼
如何实现手机娱乐服务的收费,也是“移动娱乐论坛”关心的话题。中国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收看电视节目,运营商赢利靠插播广告。但对于手机这种极端个人化的消费,“广告收费”的模式显然成不了主流,而走“内容收费”的路子,运营商又怕用户不肯接受。
曹志勇认为无须担忧。因为手机服务是一个新市场,“用户一起步就走了一条为服务付费的路子,所以很容易接受为服务买单这件事情”。这无疑是手机娱乐市场的一大利好。据介绍,去年国内很多手机厂商在手机制造这一块亏损,但在增值服务上却普遍赢利,譬如波导去年卖手机亏损几个亿,增值服务却赢利1.3亿。
这一趋势在国外更清楚。据英国电信(BT)营销总监Dominic Strowbridge介绍,BT于2005年6月在欧洲首次播放了移动手机电视广播与电台广播(DAB-IP),试验结果“不出所料”:59%用户认为这项服务很有吸引力;2/3用户愿意支付每月8英镑的收视费。BT将于今夏在全英国进行DAB的商业推广。
不过,伴随着利好的诱惑,也有商业上的烦恼,那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成熟。即使手机电视相对成熟的欧洲,这项业务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各个国家的收费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对于中国的SP和CP来说,目前还面临另一个困惑,那就是用户的不稳定。“IN-FUSIO在欧洲的业务与中国内地有很大的不同”,IN-FUSIO大中华区CEO 官明杰说。欧洲的市场链中,运营商是价值链的核心,它提供一揽子服务,连用户的手机也是运营商配给的。这样的价值链很简单,不会受到那么多牵制,而且运营商很容易掌握用户的走向与需求。中国就麻烦一些,用户的手机主要是自行购置的,这使运营商很难掌握用户的情况――今天你在我的某个网上,是我的用户,明天就不知道你去哪里了,用户流失率非常高。
第二件麻烦事是,中国手机娱乐的市场链长,SP与CP的关系错综复杂,产业发展受到的牵制也多。为此,中国厂商在推广手机娱乐新业务的同时,又多了一个客户关系管理和价值链整合的难题。
虽然手机娱乐还面对许多挑战,但其巨大的市场前景已是不容置疑。推动这个市场成长的是层出不穷的需求和飞快发展的技术。“通信与IT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把各种设备和媒体融入手机,手机是照相机,是摄像机、游戏机、电视机、MP3、电子钱包,手机已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数字终端和流动的媒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娱乐通过手机移动起来。”NTT DoCoMo北京事务所副所长何显清说。
Rikard Steiber预测说,2006年末,大部分广播电视公司会把传统的节目放到手机上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人人都会买一个手机来看奥运直播,2008年将是手机娱乐做大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