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蓝海
“手机娱乐作为非常个性化的业务,其市场空间理应是广阔无垠有待开发的‘蓝海’,不幸的是很多企业依然在近岸那片狭小的‘红海’里进行同质化竞争,互相打得死去活来,用得最多的 手段还是降价。“In-FUSIO大中华区CEO官明杰说。
其实,只要你稍加用心,从红海跨进蓝海只是一步之遥。
以对付盗版为例,并非只有降低正版产品售价一途,你还可以另辟蹊径,譬如让用户“为省时付费”。那些三四十岁的白领金领不可能有时间到网上去搜索下载一首歌,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如果你为他的手机装一个搜索引擎,让他拇指一点就OK。这样,即便数字产品比盗版贵许多,用户也可能愿意解囊。“我们的调查显示,很多用户‘愿意为省时付费’。”张炜力说。
内容的差异化也大有文章可做。作为最个性化的消费,手机用户对服务需求的翻新是最快的,“从这个角度看,运营商的积木安排(搭建服务)永远不可能满足消费需求,我们永远也做不到最好。但正因如此,市场给我们的空间也永远最大。”曹志勇说。
“对目标用户群的锁定也需要打破常规。现在人们一谈网络和IT消费,想到最多的是那些白领和金领,但手机娱乐的主流用户群恰恰不是这些人,至少他们不是市场新的增长点。”张炜力说。张炜力建议SP和CP们多去关注一下那些十岁、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要说玩手机娱乐,四十几岁的人已经不行了,三十几岁的人也开始吃力了,不信你就看看他们的MP3播放机,你会发现那里面永远是那么几首歌,因为他们对数字音乐的操作很困惑,他们也没有时间去网上搜索。”
相比之下,十多岁的孩子会去买《哈里波特》,会帮着家长整理编辑PDR(带硬盘的数字录像机),会玩手持游戏机和数码相机,还会飞快地给同学发短信。二十岁的年青人则热衷于搞DIY,把机器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还热衷于到网上下载音乐,他们会有很多手持视频设备,热衷于发短信,被称为“拇指族”。手机娱乐如果忽略“毛头孩子”这样一个用户群,将失去最活跃的一块大市场。
手机娱乐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也大有讲究,需要针对手机视频和音频服务的特点综合考虑和选择。以手机电视节目的选择为例,电视节目运营商ESPN Star Asia 高级副总裁David Shin认为,虽然时下用手机收看电视还很不尽人意,屏幕太小,画面质量不好,观看时间不宜过长等,但仍有很多用户离不开它。这不仅因为用手机看电视很“个人化”、很“私密”,更因为这种装在口袋里的终端几乎不受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观看“非看不可的节目”,如现场直播的球赛。这类节目不同于电视剧可以等出差回来看录像,因为“知道了结果的球赛”就不是比赛了。据介绍,欧洲手机电视的很多节目都是体育类、卡通动画类和娱乐类的短片。人们观看这类片子时还可以利用手机对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和艺术家进行投票,体验参与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