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尽管很多时候对未来做出预言是很困难的,但每到年初,对新一年中热点技术的预测已经成为编辑部的固定“任务”。今年我们从众多候选者中遴选出了12项对未来尤其是2006年的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趋势。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勾勒出这些技术的影响力和活跃特质,我们根据入选技术的影响力、创新度、发展潜力和在2006年的应用普及前景按分项予以打分。各项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其影响范围越大,活跃程度越高。 这四项指数分别为:影响力指数,该项技术总体影响范围与强度;创新指数,技术在创新方面的表现;潜力指数,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潜力;应用指数,在2006年应用普及的前景。 RFID:于无声处听惊雷 影响力指数 9 创新指数 6 潜力指数 8 应用指数 7 经历了2004年的爆炒和2005年的相对平淡,RFID应用在新的一年中将稳健起步。 不能说2005年是RFID行业的“料峭寒风”,因为毕竟有隆重举办的高峰论坛和高调诞生的RFID产业联盟为其推波助澜。国际著名公司的总裁往来于国内各地宣讲,地区级行业级解决方案不断推出,前期勇吃螃蟹者的示范应用相继验收,政府部门也纷纷表态支持RFID技术发展。但是表面的喧嚣也存在一丝隐忧:没有核心技术和研发力量,仅靠宣传和造势很难把握市场,也无法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长期立足,更不要提如何影响国际的发展趋势。 从技术层面,RFID技术,尤其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应用示范,仅凭目前企业的力量根本无法进入市场。这也是为什么由国家主管科技和产业的政府部门强势主导RFID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原因。只有加快自主研发速度,扶植一批国内企业,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提高我国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的RFID国家标准也必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考虑中国的应用特色和自有知识产权,制定与国际标准兼容的中国标准,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RFID在中国的广阔市场前景应该作为技术谈判的筹码,而不是商业利益的交换。 对于羽翼尚不丰满的国内企业来说,合作将是大家共同迎接春天的不二选择。RFID技术可以实现整个世界所有物品的信息共享,可是对于目前的RFID行业,产品、渠道、政策的信息透明度却很低。成立跨行业的RFID技术及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在该架构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RFID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机构,推动技术和信息的共享,应该是2006年RFID业界所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知识产权层面的技术合作,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迅速建立有规模的实体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这些都将支撑RFID技术研究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12大技术、 RFID、技术未来、免费网站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