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付款 | 地理位置 | 帮助中心
 
 
 
软件外包端正三大态度
巧创网络  发表时间 2005-10-26

2005年6月,中国将迎来两个软件盛会,一个是14-1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以下简称软博会),另一个是23-26日在大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下简称软  
交会)。  

两个大会不仅会聚集微软、英特尔、惠普、IBM、SAP、东软、用友、金碟、中兴通讯、几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将吸引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爱尔兰以及东欧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海外参展团。  

更有意味的是,两个大会都将软件外包作为“重头戏”,有专门的论坛及高峰会提供有关软件外包商业模式探讨及商务洽谈的平台。  

然而,关注之外,中国软件外包似乎更应该端正三大态度。

竞争还是合作  

从中国软件市场的态势看,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另一方面则是海外企业在走进来。  

以软交会为例,与第二届软交会相比,第三届软交会吸引了印度、爱尔兰、俄罗斯的参与,而这三个国家软件外包的业务量大,实力强。这使中国软件企业不得不思考,他们的加入,与中国软件企业是合作还是竞争,哪个更多一些?  

就拿与我国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来说,毫无疑问现在已经是真正的软件大国。目前,印度的TATA、Infosys等多家知名的跨国软件公司已经在上海⒘俗约旱姆止尽Hツ辏琁nfosys斥资500美元成立Infosys(中国上海),落户中国这个人口比印度还要多2亿的庞大市场。Infosys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班特尼说:“到了2009年,我们在中国会有1万名员工。我们会在中国发展区域枢纽,除了着眼中国本身的市场外,还面向东北亚,即日本和韩国的市场。除了上海之外,我们很快便会在大连设据点,那边的软件业颇具基础。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字和文化,都与日本及韩国接近,我们在中国聘请员工,发展日韩市场便会事半功倍。”  

事实上印度前5大软件公司已经全部落户上海,而他们看中的一方面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外包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曾被中国软件企业垄断的日、韩市场,这也是他们不谋而合都选择上海作为落脚点的原因所在。与印度在日、韩市场的争夺已经不可避免,这对于几乎将业务全部冀望在日、韩市场的中国多数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去年宣布与中华网旗下的CDC软件外包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商业程序外包(BPO)公司Vmoksha创办人兼董事长帕旺·库玛尔表示:“当本土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便要找新的市场,新的枢纽。我们选中国是因为这个市场够大,而且可以兼顾日本及韩国,我们在东欧也有据点,目的是就近发展邻近的市场。”境外软件外包公司的眼光和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软件外包领域,中国与印度之间难道就只有竞争吗?最近,中印在软件外包领域合作的话题也再次成为热点。  

谈到国际外包合作,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中国软件业的国际化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我们对国际市场不了解。第二,国际市场对我们也不了解。第三,中国缺少一批精通国际市场和具有高科技手段的营销人才。”  

印度的软件外包基本上以离岸外包为主。而我国现在却多是人员外派,自然增加了成本,这就表明国际市场对我们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帕旺·库玛尔说:“美国的客户听到我们与中国组建合资公司,马上要求我们不要将他们的外包工作搬到中国,因为他们担心会被盗版。这个问题是中国急需改善的,但我在中国与不同的官员谈到版权保护问题时,他们总是说他们管不了,这样中国的外包生意发展不起来。”  

印度用了10年时间,才令美国及欧洲客户对外包软件的版权问题放心,而Infosys从1992年开始,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说服了美国的公司客户,相信他们软件是自己开发的,不存在盗版。由此可以看出,杜绝盗版,让别人信任我们,打造健康、纯净的软件发展环境,中国对外软件外包出口才能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大力度打击,不要看出了问题而不去解决。  

然而,将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真正国际化(不只局限于日、韩市场)还面临很多困难。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的王钧认为,在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横亘着几条拦路虎。培养人才、控制质量以及扩大规模已经成为中国软件外包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吃好自家的草

另一方面,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对本土软件外包业务的忽视也再度引起业界关注。中国软件外包业务分为本土和出口两部分。以前,中国软件企业一直都在强调大力发展软件出口,却忽视了中国本土市场。中国拥有2700万中小企业,虽然目前的信息化还不够普及和成熟,但这个庞大的市场确实存在,并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这就好比人家对手的一只脚已经踏进我们的后院,而我们自己却还望着远方的草原呢。就连我们独具优势的日韩外包市场也被人家盯上了。我们目前所应该做的是先吃好自己院子里和门前的草。”

事实上,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包括东软、用友、中联在内的一些公司已经瞄准了国内外包市场。中联大中华区副总裁蔡鸣人认为,中国本土市场的机会并不亚于海外市场,在中联拿到的软件外包单子中,来自本土市场的单子占了相当比例。  

当然,国内市场还不够大,目前很难满足主流软件外包企业的胃口,但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的普及,这块蛋糕一定会更大,这时对于广大SI和ISV来说就有了机会,可以及时跟上,形成大型软件企业广泛撒网,中小ISV在区域深耕细作的局面,先保证吃好自家的草。

不为她人做嫁衣

在欧美市场,很多游戏的内容是日本的,而外包却大部分来自中国。这说明我们出卖的是相对低廉、低级的劳动力。这就好比一座大楼,图纸和结构人家都给你搭好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水泥、砌砖头,这不就是民工嘛!

中国现在急缺的是软件人才,是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大力发展外包业务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时也要更加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和自主软件的研发。  

有数字统计,2005年中国IT人才缺少42.5万人,今后,每年也至少会有20万人的缺口。还有另外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在人才结构上,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的“橄榄形”分布,即软件高端人才和低端人才短缺。这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IT产业和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在印度,教育部门较少受到官僚部门的制约和管理,是相对独立、多元的,构造了一个十分完备而且多源性的教育体系,能够把他的高层次、中层次和低层次的人员做一个很好的结合。

近年来,美国公司不单相信印度软件公司的能力,更要进入印度分享既便宜又优秀的人才库,Accenture、IBM及EDS等跨国大公司,已纷纷在班加罗尔设立据点。 印度拥有五星级的软件园区,软件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人艳羡。而在我国,软件孵化集中地北京和上海,对软件人员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仍需进一步提高。

一名资深的软件人才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正规开发大项目的锻炼,他们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懂得如何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衔接好,而这些资深软件人才个人的成功又必须取决于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国内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对团队合作的概念认知程度较差,也不太重视动手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工作之后,由于大型的开发软件很昂贵,我们的软件企业不愿意或没实力支付这笔高额的费用,使得中国程序员缺少开发工具的使用经验,造成和国际的开发模式不接轨。

 

 

-->更多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2005 上海巧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沪 ICP 备 05001802 号
网络实名: 上海网站建设上海网络公司上海仓存管理软件 电话: 021-50757260 50769776 50758883 传真: 50757260-14
地址:上海市浦东枣庄路 683 号(金杨经济服务中心) 6 楼 邮编 :201206 E-mail:webmaster@soeasy.cn